謝劍平(右二)帶領管理人員檢查廠房。
名片:
謝劍平,湖南龍昶機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龍昶機械以研發生產大型、中型破碎機、制砂機、除塵器和輸送機為主導,經過近十年的努力,已成長為新田縣機械制造行業的龍頭企業,2015年上繳稅收360余萬元。依靠不斷的科技創新,現擁有國家專利23項,所有產品均有自主知識產權。公司與中南大學合作,研發的PESS雙腔雙動顎顎式破碎機屬國內首創,效率為傳統顎式破碎機的兩倍,節能降耗45%;自主研發的PFX系列新型制砂機,是目前國內獨家生產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第三代高效新型制砂設備,利用礦山尾礦制造建筑用機械砂,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
龍昶機械自主研發的PFX系列新型制砂機。
故事:
他白手起家,靠著頑強的毅力和開拓創新的精神,幾年艱辛耕耘,把一個瀕臨破產的企業發展成為當地的“龍頭老大”。現在,他又開始研發一條新的紅薯干生產線,讓當地的富硒農產品真正變成群眾的“錢袋子”。
他就是謝劍平,一個新田土生土長的企業老總。1996年,謝劍平專科畢業后分配至新田縣水泥有限公司工作,期間,他獲得了湖南大學工業管理工程專業的本科學歷。2004年,公司改制重組,謝劍平被迫下崗,他選擇了南下廣東打工,“當時是在一家臺資機械制造企業,擔任總工程師,主管技術和生產”。雖然企業待遇很好,但思鄉心切的謝劍平在2007年還是毅然放棄了臺商老板的高薪挽留,選擇回到家鄉,著手創辦了湖南龍昶機械工程有限公司。“一方面主要是想回到家鄉,另一方面,也積累了很多經驗,覺得從事機械這一行在老家也能大有作為。”謝劍平道出了其中的緣由。
企業初創,面臨著重重困難,缺資金、缺技術、缺人才,市場也是個巨大的問題。謝劍平身兼三職,對外跑業務、跑銷售,對內強管理、組團隊,更是作為技術骨干積極研發創新。“廠房是租的,買的設備都是二手的,車床、刨床啊……還買了一臺面包車。”就這樣,謝劍平拉起了第一條生產線,企業開始正式進入生產階段。
為了爭取訂單,謝劍平到處游說買家,但是根本沒人相信他能生產出質量過硬的機械。機遇出現在2010年,為了贏得客戶的信任,謝劍平冒著風險,先把機器設備給客戶免費試用,憑著過硬的質量,他贏得了越來越多客戶的信賴。
在企業做大做強的過程中,謝劍平抓緊組織建設管理團隊,積極招募技術人才。他深知,只有依靠科技不斷創新,公司才能發展。2011年,公司先后聘請高級技術人員11人,聘請專業技術人才42人,并組建了專門的研發團隊,通過與中南大學等知名專業院校開展合作,公司的技術創新開始不斷結出碩果,先后獲得國家專利23項,所有產品均有自主知識產權。
由龍昶機械和中南大學共同開發、國內首創的節能產品PESS雙腔雙動顎顎式破碎機,效率提高兩倍,節能降耗45%;共同開發的先進環保產品直葉片濕法除塵器,徹底解決了礦山除塵糊袋的全國性難題;自主研發的PFX系列新型制砂機,是目前國內獨家生產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第三代高效新型制砂設備,利用礦山尾礦制造建筑用機械砂,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集沖擊、打擊、揚波等多功能為一體,運用礦山的尾料、廢料、河卵石制造出機械砂,細度、模數都能夠完全滿足高要求的混凝土機械用砂的需求。”謝劍平稱,PFX系列新型制砂機的功耗和材耗是傳統制砂設備的60%,且工藝簡潔,結構簡單,維修方便。“設備一經推出,市場反響良好,公司的銷售額直線上升,并帶動了公司其它機械的銷售。”
經過近10年的努力,龍昶機械已經成長為新田縣機械制造行業的龍頭企業,注冊資金2600多萬元,資產過億,年生產能力滿效益達到3億元的國家高新技術機械制造企業。還先后獲得了“湖南省最具發展潛力的企業”、“湖南省質量信譽AAA級企業”等稱號。
但謝劍平并沒有滿足于此,2014年,他又與朋友創辦了新田縣瑤姑婆富硒食品有限公司,投入巨資研發大眾喜愛口味的紅薯干生產線,并帶動了1000余名當地農戶脫貧致富。謝劍平計劃,用三到五年的時間,把企業發展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同時,帶動更多老百姓脫貧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