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住建廳就預拌混凝土及 建筑用砂質量問題專門發文進行專項治理,這是行業幸事,對保證工程質量、規范本省砂石行業、促進本省砂石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請參看【附文件《關于進一步開展預拌混凝土及建筑用砂質量專項治理的通知》(湘建建函【2018】361號)】
自2017年下半年河砂禁采以來,湖南砂石市場價格瘋漲,經常有價無貨,且質量殘差不齊。
鑒于目前混亂的砂品種市場,為便于闡述,先給出2個定義:混合砂與雜燴砂。
由天然砂與人工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砂叫混合砂(JGJ52定義)。
由2種及2種以上具有砂顆粒形狀的物質混合而成的砂叫雜燴砂(自定義)。
在當前天然砂石奇缺價高,正品機制砂石青黃不接的情況下,在缺砂區域(如長株潭等),大多數攪拌站在以“雜燴砂”的形式進行混凝土生產,而“雜燴砂”的組成則相當混亂,通常由能夠采購到的各種形態的砂狀物以注重節約成本的形式雜燴組成,通過這種大雜燴,混凝土成本僅砂這一項就可節約大量成本,有混凝土企業通過“雜燴砂”將混凝土成本最多降幅達到40元/m3,因此“雜燴砂”的市場動力很大。
“雜燴砂”的砂種包括:①機制砂、②少量河砂(一般用于高等級混凝土)、③石屑粉(生產碎石副產品,顆粒分布呈兩頭多中間少,沒有級配,片狀顆粒多)、④江砂(特細砂,細度模數最低0.5)、⑤水洗山砂、⑥海砂(大多沒有經過淡化處理,有人在河砂中摻入20-30%混合后偷偷出賣)、⑦風化砂(包括風化山砂和泥質板巖制砂等,堅固性很差,手搓即碎,需水量大吸附性大)、⑧泥砂(含泥量高達20%)等,質量堪憂。
尤其嚴重的是攪拌站一般以多種砂雜燴使用,但受攪拌站砂石料斗數量的限制(一般4個/生產線),“雜燴砂”沒法分別計量,攪拌站也沒有專門設備和場地將“雜燴砂”按固定比例混合均勻再投料,給混凝土的勻質性帶來先天缺陷。而未經淡化處理的海砂、風化砂和泥砂就是埋在混凝土中的定時炸彈。去年以來,在本省因使用風化山砂、泥砂和石屑粉導致混凝土實體強度嚴重低于設計強度等級,及混凝土大面積開裂的事故就有多起,混凝土短命事件預計經年后也會不斷出現。砂石是混凝土的骨架,不合格的砂石將給混凝土的質量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這應引起行業和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
【附】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進一步開展預拌混凝土及建筑用砂質量專項治理的通知》(湘建建函【2018】361號)